文章出處 / D媽伴讀日記
我承認數位奶嘴 (智能手機) 真的很好用,3C保母隨傳隨到,它一塞下去兩兒靜悄悄,像大人一樣沉浸在網路 Click Click 的虛無飄渺世界…但是,怎麼保護孩子正確使用網路服務呢?
時有耳聞孩童超時上網及手機成癮等等問題,不給手機又好像成為阻礙孩子學習科技使用的千古不化的老派爸媽,我想先撇開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能負擔多一支手機包括上網的開銷,有沒有更合理評估孩子連網或獨立手機的檢核表,幫助我們父母有個合情合理的判斷給予不給之間思考,到底有無這樣的書籍,幫助身為爸媽的我們,討論這個議題呢?
參考書目 :
數位公民素養課:線上交友、色情陷阱、保護個資,從孩子到大人必備的網民生活須知
作者: 黛安娜・格雷伯
出版社:橡實文化
本書學習分享 :
對我最受用就是 - 理解一個生在網路世代的孩子來說,他們並沒有在真實世界上過"完整的"公民教育 / 道德課,他不能夠理解觀看無版權非法影片或限制級遊戲,哪有什麼智慧財產權或暴力的問題? 他不能理解網友一句親暱喊一聲 我們是朋友/情人,哪有什麼懵懂信任下無端造成色情陷阱個資外洩的問題?
因為,他在真實生活,還沒有機會沒學到啊?!!!! (或者碰過失敗經驗)
我們的道德感來自於家庭、學校、宗教、社會與論與文化,路上隨便砍人肯定被抓去關,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、舉頭三尺有神明,這些深植我輩的道德觀。
7個觀察,判斷孩子是否有網路公民素養
本書的7個提點,我加上自己看法,製作一張檢核表用來提醒自己何時該給小孩手機或自由使用網路,分享給大家
面向 | 從生活中,觀察判斷孩子是否有網路公民素養的思考 | |
□ | 社交 | Q1 孩子能掌握社交「合理的情緒反應」嗎? 日常看到受傷的人能同理傷痛、看到不公義會忿忿不平、對於超齡的內容(尤其裸露身體的圖片)會感到不自在? 能表達仁慈、善良、禮貌、尊重他人的行為與言嗎? →如果還不擅同理、表達合理的社交情緒,看到網路暴力霸凌行為而影片中的人還展開嘲笑訕笑及攻擊的行為,孩子可能會被誤導,那個才是正常反應…進而模仿錯誤的情緒表達 |
□ | 名聲 | Q2 孩子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網路聲譽嗎? 他們上傳、發表、貼文的一切,包括別人tag他的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網路名聲也很重要 →孩子登入學校的帳號,到論壇網頁或社群媒體留不雅的言語,因為對網路不夠熟悉,他以為沒人認識是他,其實用帳號反查都知道,有些公司面試或學校申請也是會反查成人帳號,了解這個人私生活狀態是否也是個正直的人,千萬不可忽視自己童年小小的玩笑或蠢事,多年後其實還能爬文的到,跟小孩講 :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|
□ | 自制 | Q3 孩子能知道何時該停手嗎? (手機使用時間) 孩子知道能適時脫脫離虛擬世界,能理解自己還有其他待辦事項嗎? →你我都沉溺過某種事物,也體會過沉溺過度虛度一天的那種空虛感,幫助小孩認知網路虛度時光是無法成事的,也許大人本身也需要學習停手呢! |
□ | 兩性 | Q4 孩子知道健全的兩性關係、網路上身體界線嗎? 孩子能自保並迴避色情簡訊、不當廣告、情色勒索? 如果發生了,知道怎麼正確處理嗎? →舉例 : 孩子誤信網路人士,裸照或重要把柄不幸落入對方手上,不應該聽該人指使,應該馬上告知爸媽大人幫忙處理,孩子可能害怕爸媽罵,想獨自解決,進而一錯再錯,這方面的正當處理流程的教育,爸媽也應該向孩子說清楚 |
□ | 資安 | Q5 孩子能保護自己與家人的隱私和個資安全嗎? 加入一個新的網路服務時,孩子註冊時會把全部欄位資料輸入進去,暴露不必要的個資風險嗎? →有些社群濾鏡及網路調查,常用"免費"來吸引人使用,但必須填一些個人資料做交換,天真的孩子以為輸入住家地址及身分證字號沒關係呢! 對於網路資訊安全性認知不足也是隱憂 |
□ | 學習 | Q6 孩子懂判讀網路上資訊的正確性嗎?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,那些聳動標題的假新聞或是廣告,容易讓孩子瀏覽錯誤內容的資訊或偏離正軌的價值或意識形態,孩子有限的知識量,不足以讓他判讀這些資訊的真偽 →當大人能理解真實世界再發生的事,例如:網路煽動仇恨事件。你就知道孩子讀了不該讀的資訊,很有可能的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後果 |
□ | 影響力 | Q7 孩子懂得在網路上善用正面影響力嗎? 孩子有能力在網路上創造正面內容,例如:轉傳鼓舞人心新聞、勵志故事、發表創造力的成果發表、對於正確的事表達"讚"…讓網路世界變得更好 →這個點很西方觀點,我認為要臺灣教育公開地表達自己意見蠻不容易的,但是若你看過<夏日大作戰>,上下老幼齊心發揮影響力那種良善氛圍,也許我們可以和孩子可以一起學習看看 |
坦白說,你想給你的小孩幾歲拿手機就幾歲拿,重點是你能承受孩子的手機成癮風險有多少?
過去我們沒有這類工具書可以學習當"數位公民"的做法,若是父母親可以承擔風險或掌握孩子使用手機的行為,說真的就不用擔心太多。
留言
張貼留言